避亡羊歧路,行科学坦途:如何正确打开“科普”?

最近,在杭州举办的一场科普展览因为售卖“三有保护动物”沙蜥而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7月28日晚,B站科普UP主“@凛某人”发布视频,提到自己参加了一个展览,指出展览中存在动物养殖方式不当、场馆设施匮乏、介绍牌错误信息频出等问题;特别是,该展览以200元一只的价格售卖“三有保护动物”沙蜥。视频发布后,便引发广泛关注。同时,多个点评网站以及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有关此次展览的评论区也多次提到“动物半死不活”“无法保证昆虫不会伤人”等。

错误“科普”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科普展览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保护意识的重要机会,其作用不可小觑:科普展览的目的在于教育和启发。

展览的误导性信息可能会让参观者,尤其是未成年人,对动物的真实习性、生存环境以及保护重要性产生误解。这种误解不仅会影响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正确认识,还可能在他们心中塑造一种错位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同时,孩子们接触到错误的食物链描述、不准确的生存环境展示等误导信息,可能会对野生动物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排斥:长此以往,这种心理可能会削弱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同情和支持——这也会对我国动物保护事业的长期发展构成威胁。动物保护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更重要的是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行动。但如果科普展览传递的是错误信息,其负面影响同样深远而无法忽视。

规范和监管是把控科普正确方向的不二法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买卖“三有保护动物”的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而政府相关部门(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也应当担起监督管理职责。

此次展览能够公开展出并售卖“三有保护动物”沙蜥,这不由得让民众产生疑问:展览的相关审批流程中是否存在监管不力或者漏洞?审批流程是否合规透明?此次展览持续了一个月时间,而up主发布视频的时候展览已经接近尾声,笔者认为,如果监管部门能够加大监管力度,对科普展览进行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或许这样的违法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除事前审批、事中监管外,事后的奖惩制度疲软也有可能是导致所谓“科普展”乱象丛生的原因之一。在现行制度下,对于违规开展科普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往往缺乏足够的震慑力。这种情况下,即便发现了违法行为,也可能因为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较低,无法达到警示和预防的效果。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无可避免,但是“纠错机制”应当尽早发挥作用。

新形式新渠道赋能有利于助力科普“破圈”

尽管此次事件暴露出科普展览在监管和内容准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本身的价值。科普展览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成为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它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前些年,有一个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案子:“大学生掏鸟案”。最初,网友对此事的印象是“熊孩子上树掏鸟却被判了10年”,因此在网络上也掀起了一段时间的风浪。但是随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判罚的合理性,展览等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在杭州,科普活动以多种形式丰富着市民的生活,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2023年的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增强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2022年,杭州市西湖区举办的第36届科普宣传周,以“科技改变未来,科普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为公众带来了创意满满的科普体验;2021年,浙江(杭州)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则聚焦于“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普行动,通过互动市集和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低碳理念的认识,并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科普展正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公众理解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紧迫性,这正是科普教育成果的体现。

7月30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关注到了此次展览,正了解具体情况并在跟进处理中。政府应加大对正规科普展览的支持,推广如“科普进校园”的多样化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确保内容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线上展览扩大科普覆盖面,并加强监管以避免误导。公众也应提升辨识能力,共同营造优质科普环境。科普展览作为科学与公众的桥梁,不仅激发兴趣、培养思维、传递科学精神,其维护也需大家共同努力,以严谨态度助力科普事业,避免走入“伪科普”的歧路,走向通往科学的光明坦途。

热门相关:九龙神鼎   隋唐君子演义   非人类基因统合体   春秋我为王   呆萌配腹黑:绝宠小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