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齐聚牛河梁遗址探访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明

今年是红山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红山文化的中心——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为研讨红山文化最新考古成果,深入发掘红山文化内涵,多位考古学家于近日齐聚辽宁朝阳的牛河梁遗址,共同探访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明。

红山文化遗存发现于1921年,因最早发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红山地区而得名。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在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朝阳市牛河梁等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遗址群等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说,1981年牛河梁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坛庙冢的组合及其与后世帝都天坛、太庙与帝陵组合的相似性,使人将其与中国延续存在的文明传统联系起来。牛河梁遗址超过5000年的测年数据则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证据,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和认识,经历过漫长路程,是一代代辽宁考古人不懈的追寻。2012年《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出版后,遗址的考古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总结既往发掘经验的基础上,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从更广阔的视角,深入探索牛河梁遗址及其社会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近年来,辽西地区又发现了田家沟墓地、半拉山墓地等多个红山文化的大型墓地;内蒙古南部地区也相继发现了西台遗址、魏家窝铺遗址等大型红山文化聚落。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的大凌河中上游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在建平、喀左、凌源三个地区发现了416处遗址,凸显了红山文化时期大凌河流域红山先民生活盛况。

“这些新的考古发现不仅为了解红山文化的社会及文明特征提供了新材料,也为中华文明起源以及文明发展多样性问题的讨论奠定了基础。”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说,由于牛河梁遗址内容极为丰富,有许多过去很少研究的课题,故对红山文化而言,还有许多不熟悉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揭示,有关红山文化的源流、内涵、社会状况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