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名家讲坛 | 向世陵教授:仁学精神与中华文明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4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在“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孔学堂名家讲坛,带来《仁学精神与中华文明》主题讲座,从仁学缘起、仁者“爱人”、道德引领三方面展开了深入阐述。
什么是仁学?向世陵教授他指出,仁学是与中华民族的生成相伴随的,其与儒学密切相关,孔子在规范意义上正式创立了仁学,在此之后,仁学与儒学的发展是同步关系,但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看,二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向教授征引古今、中西,提出自然选择和人类互助推动了“仁爱”观念的兴起,并进一步指出,仁学虽奠基于“人”学,但又扩充推广至“天”学。他强调,仁学作为“学”是一种学术形态,既涵摄了宇宙论的生理,也关联着存在论的性理,仁学不仅具有理论价值并引领精神走向,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和实践效用。
向教授提出,自历史的维度上来看,“仁”在根本上是“爱人”,“仁”与“爱”不可分割,“仁爱”是仁学精神最典型的表达,而伴随“人之为人”的自我觉醒,爱人、尊重人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尺。
他从“仁爱”词语的形成出发,提出“仁”由“爱”而导出,从“二人”推广到“天下”,爱是一种对所有人而非某个特殊人的倾向性,是对整个世界的态度,既是情感的抒发本身,是德性的自律和责任的承担,具有强烈现实情怀的道德原则和实践依据。
紧接着,向教授联系“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仁由己”等,对孔子所言之“仁”作了深度阐析,“爱人”凸显了人的权利和意志品质,促成了内在德性的彰显和主体价值的实现。
随后,向教授从“四德”与“五常”出发谈论道德引领和善的价值追寻。从天人和谐的层面来说,人与人之间当如兄弟,其实际表现为一种更包容的“大海般的”自我感受和“与宇宙的同一”。在中国哲学中,“与宇宙的同一”是一种我(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直觉体验,而这种博爱的倾向也需要有物质层面的照应。
向教授进一步提出,安民爱人是仁学精神的社会实践纲领,它的实施与执政者的德行密切关联,而人的欲望会遮蔽内在仁性的彰显,阻碍人之为人的普遍价值,因此就得克欲复礼,去私归仁。在孔子心中,“复礼”能够“归仁”,根本上是仁德与礼法的一致,仁和礼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张力,但这种张力也蕴含着动力,推动仁礼关系良善互动和向前发展。(本文作者为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龚晓康)
热门相关:视死如归魏君子 凤惊天之狂妃难求 美食萌后:皇上,休了你 修罗武帝 至尊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