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日本的《鬼灭之刃》,最近却因为“鬼灭骚扰”惹了公愤

你不一定看过《鬼灭之刃》的动画或漫画,但大概率听说过这部作品。

以10月16日刚上映的剧场版《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为例,首日票房破10亿(日元),3日票房破46亿,10天冲过100亿大关,17天进入日本历史票房纪录前十,期间把什么单日票房最高、最快达到100亿票房纪录全部打破,致使电影院只剩下《鬼灭之刃》和“其他作品”。

至于其本体漫画,累积销量已经突破1亿,还成为了史上首次独占漫画销量周榜第1~22位的作品——之所以只占了前22位,则是因为《鬼灭之刃》拢共只有22卷。

就连前两天日本首相菅义伟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回答问题时,甚至都引用了《鬼灭之刃》的台词:“请让我使用‘全集中呼吸’进行答询”。

总的来说,就影响力而言,诸如“二次元神作”之类的称呼已经远不足以描述《鬼灭之刃》当下的成绩,它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社会现象级作品。

于是,可想而知,当11月3日TBS电视台在节目中正式提及“鬼灭骚扰(キメハラ)”并将其作为主题进行讨论时,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キメハラ是个合成词,キメ是《鬼灭之刃》的简写,ハラ取自骚扰一词,放在一起可以指代一类行为:对不看《鬼灭之刃》的人进行强行安利,或者瞧不起“对《鬼灭之刃》没兴趣的人”。

根据节目总结,“鬼灭骚扰”大致具备三种表现形式:

  1.  “你居然还没看过鬼灭吗”,并催促你“快去看”这种强迫行为。

  2. “竟然还有人不喜欢鬼灭啊”并对他人品味进行否定。

  3.  形成不能说鬼灭很无聊、没意思的舆论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日本是个“骚扰大国”,也是个十分重视“骚扰”问题的国家,“骚扰”这个词通常会接在“性”、“权力”或者“客户”之后,继而成为广受议论的社会话题——相比之下,将其与一部漫画结合,份量似乎显得有些过于重了。

但苦《鬼灭之刃》久矣的“少数人”显然不这么认为。

最早转发“鬼灭骚扰”电视截图的推特截至当下已有2.3万转发,无数人借此抒发被身边人赶着看《鬼灭之刃》的苦闷。

除了倒苦水之外,也有人借用漫画中大反派的台词来讽刺“鬼灭骚扰”的可笑。

或是制作短动画揭露“鬼灭骚扰”者的丑恶嘴脸:

不是吧不是吧,你不知道《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吗??

甚至连名古屋的自动贩卖机,都因为“摆满了《鬼灭之刃》让人失去选择权”而遭受抨击。

终于,眼看着战况愈演愈烈,世界上最知名的游戏玩家之一——梅原大吾也按捺不住亲自下场了。

因格斗游戏名扬四海的梅原大吾是否看过《鬼灭之刃》,是否经历过“鬼灭骚扰”,没有人知道,而他之所以(被)下场的唯一原因在于,梅原大吾(ウメハラ)这个名字与“鬼灭骚扰(キメハラ)”实在是太过相似。

您要找的是否是“梅原大吾”?

已经在江湖中成为传说的梅原大吾大概很难料到,自己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出现在热搜上。正如这条推特所说:我还以为“鬼灭骚扰”(キメハラ)是指梅原大吾(ウメハラ)先生的造型特别酷特别有型(キマってる)呢。

当然,随着网友们的高强度检索,梅原大吾和“鬼灭骚扰”之间的联系还是被挖掘了出来——名冠天下的梅原大吾先生,看起来好像也是个不懂该怎么合群的人。

在周围呈现出一种狂热、兴奋的氛围时,他站在人群中顶着压力无动于衷——看起来就和那些明明不感兴趣,却又遭受到“鬼灭骚扰”的人一样。

于是,强行成为精神领袖的“梅原大吾”一度超过了“鬼灭骚扰”的热度。

回顾这个新造词的历史,它实际最早出现于10月初,彼时已经有些零零碎碎的言论,矛头直指“无法批评《鬼灭之刃》的社会氛围”,认为这摧毁了人的个性。

甚至还有人呼吁社会全员一同推动“鬼灭骚扰”一词的传播。

与此同时,朝日电视台新闻节目《Morning Show》的评论员之一玉川徹在提及《鬼灭之刃》时公开表示,如果有一个东西特别火,自己就绝对不碰……如果别人用说教的态度逼他看,也只会让他更加抵触。

颇有名气的搞笑艺人团队庐山(取自《圣斗士星矢》中的庐山升龙霸)也发布视频称,没有看过《鬼灭之刃》或是《半泽直树》的观众没必要难过,“毕竟没看过又不会死”。

情绪一直酝酿,一直到11月3日,专门的新闻报道播出,“鬼灭骚扰”这个词终于进入大众视野,乃至于让和此事没半毛钱关系的梅原大吾一并上了热搜。

分析这场风波时,有不少结论认为,这种争议与烦恼只会出现在日本。因为日本社会极度崇尚集体思维,“摁着头逼你喜欢”这种事,只能发生在这种同步压力非常高,人人害怕自己可能“与众不同”的社会氛围中。

不过,看热闹的中国网友估计也会对此深有感触……

热门相关:唐人的餐桌   倾世宠妻   倾世宠妻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倾世宠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