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的废话文学,为何被年轻人疯传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明天的事,后天就会知道了。”
“我睡着之前还是醒着的。”
“我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
作为一个在网上冲浪的人,上面那些“废话”你可能已经烂熟于心,“废话”的套路也已经运用娴熟。
这种看似“但凡有一点儿意义,也不会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废话式吐槽,已经是最近这届年轻人之间最流行的梗。它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光、“毒性”之强,让很多人意识到讲废话好像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玩梗。人们给它起名,叫“废话文学”。
废话文学,顾名思义就是讲废话。但光是废话还达不到文学标准,最好带点自嘲、讽刺、幽默,才能算的上是一句合格的废话。
废话文学有多火?在B站上,很多相关视频播放量轻松上百万。《康熙大帝》《还珠格格》等一些大众耳熟能详影视剧,是UP主们二次创作的首选。
“当朝大学士有五个。看看你们五个人,有哪个不是当朝大学生。”
道明老师的康熙帝冲在了废话文学第一线
“人都要喝水,早上要喝水,中午要喝水,晚上要喝水……”
看着康熙大帝、尔康、甄嬛、华强哥们一本正经的讲废话,观众老爷们属实是乐疯了。
而视频的弹幕以及评论,也迅速成为了网友们交流废话文学的场地。
“当康熙在怒斥群臣的时候,他在怒斥群臣。”
“还好这个视频只有两分半钟,让我浪费了两分半钟的时间。”
“这话说的但凡有点用,也不会一点用也没有。”
评论区成了废话文学交流地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的则是“废话社交教学”,讲究一个将废话文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
“我这么穿还行吧?”“除了上衣、裤子、鞋子不太行以外,整体还行。”这是让老妈暴走的万能语句。
“你高考考多少分啊?”“不到750吧。”“有600分没有啊?”“肯定有考600分的学生,考600分以上的学生,那都有600多分。”
这是学生党必备社交手册。
“什么时候有对象啊?”“有女朋友了就有对象了。”
“什么时候结婚啊?”“领证之后就结婚。”
“什么时候生孩子啊?”“老婆怀了就生。”
这是应付七大姑八大姨的。
抖音利用废话文学,也是赚到一波流量
除了废话社交教学,废话文学考古、废话文学十级大明星等也是最常见的废话文学传播方式。
不过废话文学的主战场还是在微博,毕竟它还是一种偏向娱乐的文字语言技巧,一句话十来个字就能玩的转,比较适合微博的形式。而微博的用户群又主要集中在24岁以下,本来就是善于、乐于玩梗的年轻群体,所以也无怪乎微博成为“废话文学”的主要传播阵地。
而且不但各大博主、营销号,甚至官媒都开始讲起废话,举办的“废话文学大赛”阅读量上亿、话题度爆表,人人都成为了废话文学的参与者。
微博是废话文学的主战场
废话文学是有点火出圈了。但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梗火的有多莫名其妙,它消失的就有多莫名其妙。前段时间社交平台流行的“凡尔赛体”、“糊弄体”,如今玩这些梗已经不合时宜了。
废话文学会走这条路吗?恐怕无法避免。按照惯例过一阵子,年轻人就懒得讲废话了。
但废话文学真的像字面意思一样,都是废话一点意义都没有吗?那也未必。除了玩梗之外,废话文学同时也是一种社交态度、一种语言技巧。人生在世,我们不光会讲很多废话,还会听很多废话。而如何处理好“废话”,更是一个人的社交密码。
废话文学无处不在
比如“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表面上是一句废话,实则是在指责对方说的都是废话。这其实是一种社交态度,而不是纯粹意义的废话。而且与原本直白的“你讲的都是些废话”相比,“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既委婉又讽刺,堪称反击对方废话的高情商说法。
这也和如今我们所处的互联网大环境有关。如今国内外互联网到处充斥着废话连篇、毫无营养的营销文、八股文、套皮文,甚至一些文章内容直接由AI在线生产,从头到尾都是彻彻底底的垃圾套话。
这种小编体正是人们反感的废话发源地
那些指望在互联网上寻找有用信息的网民,最常常面对的不是信息的海洋,而是废话的海洋。想找些资料,看了一大堆废话,啥有用的没找到;想找个游戏攻略,结果搜索的攻略大段的废话,真正有用的就一两句话;看见一篇标题挺有意思的文章,点进去结果都是车咕噜话,有营养的一句都没有;所谓的专家视频讲座,废话两小时,后面一小时开始卖产品……
在如今这个时代上网冲浪,没有点在废话海中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还真不好混。
这种现象随着最近这些年互联网资本行业高速的发达,越演愈烈。资本扩张的野心远大于人们内容创作的速度,但是为了流量和点击率,“废话”、“套话”、“屁话”各种毫无意义的内容充斥网络。网民们对这样的环境厌恶,却又无可能奈何,毕竟讲废话并不违法。
而废话文学的出现刚好迎合了网民们应付互联网废话的需求,本质上是网民对于废话连篇的互联网环境强烈的不满和抗议。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如果这句话没错,那一定是对的”、“这句话我猛一看,就猛然看到这句话”……
委婉、讽刺、明褒暗贬。废话文学讲究用废话应对废话,就像用魔法才能击败魔法。网民们终于在与废话垃圾信息的斗争中找到了优雅的吐槽方式,有了点全身而退的感觉。
而废话文学的另一大作用,则是让我们思考该如何正确的说废话。
很多短视频都将废话文学带入到现实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中,营造噱头,娱乐搞笑。但这终归是一段玩梗视频而已,并不具备指导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太可能真的这么说话。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需要学会和“废话”共处。在生活中,我们不光会讲很多“废话”、听很多“废话”,“废话”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和表达的方式。
父母的唠叨是一种“废话”,讲来讲去都是些同样的话。但对于父母来说,这些“废话”却是他们表达自己关爱所能做的最力所能及的事。
情人之间往往也需要“废话”来滋润感情。那些弱智的废话、肉麻的情话,正是两人感情亲密的证明。哪天你们之间“废话”不再,恐怕就是感情遇到了危机。
有时候人就得多说废话
你有很多朋友,普通朋友之间惜字如金,真正的朋友之间却是“废话连篇”。越是亲昵的朋友,你越是能肆无忌惮的和他“讲废话”,讲完废话还能一起乐。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废话”都是人类社交中必要的组成部分。讲好那些看似毫无意义却充满人情的“废话”,理解好那些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却是在表达关爱的“废话”,似乎才是真正的所谓“废话的艺术”。
而且除了作为梗,“废话文学”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学写作手法。比如鲁迅《秋夜》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老舍在《草原风光》里也有这样的描述:“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看似都是废话,但却是一种很常见的写作手法,能够表达作者的情绪和心境。到我们嘴里是废话,在大师手里就成了名句,可见如何运用“废话”还真是门艺术。
不管怎样,废话文学作为一个梗,乐子真的是给的够够的。和之前流行的“凡尔赛体”、“糊弄体”,最近流行的“发疯体”相比,废话文学明显更加实用、易懂、幽默。废话文学的梗终究会不再流行,但也不失为年轻人对互联网、社交环境的一次无厘头式的调侃。只是希望大家在玩梗的同时,能够从废话文学里学到一些真正有用的社交技巧。
这样以后但凡你能多讲点废话,也不至于一点“废话”都不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