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击落直升机?《孤岛惊魂5》:用铲子!
《孤岛惊魂5》里,面对琳琅满目的手枪、霰弹枪和冲锋枪,你陷入了疑虑,因为与一种农具相比,这些尖端科技的产物在威力上似乎很成问题。这种农具就是铁锹,它们在游戏中俯仰皆是,不仅可以用于近战,而且还能远程投掷,无可否认,在《孤岛惊魂5》中,除了铁锹之外,同类的近战武器还有球棒、水管等,但在其中,只有铁锹有如此夸张的穿透效果,甚至令枪械相形见绌:你只要用滚轮选好武器、瞄准,无论是异教徒,熊,甚至直升机——它们都将灰飞烟灭。一把铁锹不够?没有关系,玩家最多可以携带九把——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主角究竟是如何背着它们活动自如的。
吃我一铲!
对大部分人来说,铲子/铁锹的唯一用途就是挖掘,但正如《孤岛惊魂5》中的情况,铁锹也不时表现出大杀器的潜质,类似的情况也体现在了《战地1》中,它们都支持玩家用这种工具杀人。虽然不无夸张成分,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设定其实也是现实的反映,在19-20世纪,铁锹始终是每名士兵的随身装备,他们不仅用它挖掘堑壕、伐树修路,当敌人近在咫尺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抄起铁锹与之搏斗。
《战地1》宣传片截图,在游戏里,工兵铲也是玩家可选择的近战武器
虽然同样具备杀人能力,但军用铁锹和民用铁锹存在许多区别,相较之下,前者功能更多、更为耐用、而且更为轻便,是铁锹中的佼佼者。它们之所以被引入战场,又和一种战争形态密不可分,这种形态就是阵地战,19-20世纪也恰恰是其发展到巅峰的时期,尽管它们的雏形早在几千年前便出现了。
罗马时代的军用铁锹残片
一般认为,随着战场局势的需要,大约在2000多年前,铁锹开始成为标准的军事装备,而罗马军队又是其中最著名的使用者。这支横扫欧洲的军队之所以和铁锹产生联系,又很大程度上源自罗马人的传统战术:首先,在每天行军数十公里后,他们要停下来干三个小时的力气活——修建宿营地,这些宿营地都有壕沟和木栅栏作为屏障,实际是一座临时的要塞,由于工程量巨大,为了保证宿营地能在天黑前完成,这就要求士兵携带高效和称手的工具。最初,罗马士兵的标准掘壕装备是鹤嘴锄,然而,对一部分人来说,鹤嘴锄手柄略长,重量也较大,并不适合携带行军,因此,有人选择了相对轻型的短柄铁锹——这些铁锹也经常在罗马军团的军营遗址中出土。另外,罗马军队内还有大量的辅助人员,他们也会携带各种专业工具协助士兵修建营地,其中就包括了长短柄的铁锹,还有更沉重的木槌和锯。
在围攻战中进行土木作业的罗马士兵,右侧的士兵正在使用铁锹
另一个需要铁锹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围攻战:为断绝守军和外界的联系,围攻者要在外围修建壕沟;同时,他们还要设法破坏城墙,或是修建能攀登城墙的斜坡,这些都需要铁锹发挥作用。
得益于组织严密的体制,以及符合战场需要的装备,罗马军团称雄欧洲数个世纪,不仅如此,即使在罗马帝国灭亡后数百年,他们的组织和战法依然对欧洲军队产生着影响。其中一个遗产就是各种复杂的围城战术,也正是因此,虽然在中世纪,骑士和普通士兵都不会将铲子作为随身装备,但它们确实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另外,在农村,铲子也经常被普通农民当成防身工具使用。
中世纪时期的军用铁锹式样
需要指出,在中世纪,由于经济倒退,无论作为临时武器,还是生产工具,大部分铲子的质量根本无法与罗马时代的军用铲相比肩。在中世纪,许多铲子的铲面部分是木制的,只有边缘才是金属,或是在表面包了一层铁皮。这一方面有降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冶炼技术不佳,导致普通金属制品质地偏脆。直到17世纪之后,铲子才重新开始在战争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兵种的专业化不无关联。从文明诞生到中世纪,一线步兵通常没有明确的分工,然而,随着战争形态愈发复杂,各国军队也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培训一批专业人员,以更有效地应对特殊的战场环境。
作为一个新兵种,“工兵”也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一般认为,最早的工兵出现于中世纪晚期,大多从矿工中征召而来,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破坏敌方要塞,挖掘地道,同时还要利用专业知识,负责重要地段防御工程的修建。由于职责所在,他们的装备自然包括了各种工具,铲子就名列其中。
绘画:作业的中世纪工兵
在此期间,战争的形态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火器的发明和改进,任何迎着火力穿越战场的一方都将蒙受重大伤亡。为隐蔽自己,士兵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挖掘堑壕和散兵坑,只有当发动进攻时才一跃而起。
在拿破仑战争的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堑壕战还比较稀少,只有在围攻要塞时才会出现。但在随后几十年,情况出现了变化:在1800-1860年,步枪的射程提升了整整1倍,同时,其射速也较过去有了大幅增加——从1分钟3发上升到了1分钟至少10发。躲在壕沟里或一个临时建造的掩蔽物后,士兵可以在很远距离上开火,将敌人有条不紊地逐一打倒,而对于进攻方来说,如果他们没有绝对的火力或人数优势,强行冲锋的结果将注定是血流成河。
拿破仑战争时代的工兵,他携带了一把鹤嘴锄作为基本工具
全新的战场环境,要求每个士兵必须随身携带掘壕工具,只有如此,他们才能迅速构建掩体保全性命。只是,这种新的作战方式仍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在那些传统悠久的军队中,对构建壕沟的抵制尤其强烈。
1853-1855年间,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在黑海沿岸的荒凉土地上,数十万英法和俄罗斯军人被卷入了严酷的消耗战。和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不同,双方在一片局促的土地上陷入了僵持,堑壕成了战场上最常见的景物。
克里米亚战争中,隐蔽在掩体背后的法国士兵,右下方可以看到他们的工具:铁锹和鹤嘴锄
由于整个工作费时费力、肮脏不堪、“偏离了士兵的本分”,一线士兵们普遍对土木作业心存抵触。一名参战的爱尔兰士兵写道:“我满心期待的是刺刀见红的白刃战,但现在我们只能拿着铲子,对着泥土空耗日子,我向圣帕特里克发誓,再也不想见到这些倒霉玩意了。”
这种固执的自豪感,让英军一度蒙受了高昂代价:在世纪之交,他们来到南部了非洲,对付枪法精准、桀骜不驯的荷兰裔殖民者——布尔人,尽管此时已是克里米亚战争之后40多年,但对隐蔽的忽视还是让他们付出了高昂代价,因为显眼的军服和挺立的身躯,面对只有步枪、几乎没有火炮的对手,他们在最初两个月就损失了超过5000人。
但在大洋彼岸,美国的士兵们却没有这种固执的自豪感,诚然,在内战之初,他们也在枪林弹雨中损失惨重。但在短短几个月内,他们便向前线运送了近百万把铁锹,满足了前线的巨大需求。所有人很快忙碌起来,还用柳条篮、木材和石块加固前线的壕沟,这些工事不仅可以有效阻挡子弹,甚至对炮击也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另外,美国内战末期,一些有才华的指挥官还对堑壕战进行了改进,甚至利用它们展开巧妙的进攻。
美国内战期间、在堑壕中驻扎的士兵
这种战术被称为“对壕战术”,其大致的思路是在进攻发起前,将堑壕尽可能向着对面延伸,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己方部队暴露在开阔地的概率,此举将大大减少他们的伤亡。另外,在狭窄的壕沟内,由于安装刺刀的步枪尺寸太长,给使用者带来了巨大不便,因此,一些士兵们也开始将短柄铁锹当成备用的近战武器。也正是由于这些,在交战双方眼中,铁锹成了一种值得信赖的重要工具。南军的一位准将后来回忆说:“虽然我最初以为,士兵来前线是打仗的,不是来挥动铁锹和铲子的……然而,在我离开部队之前,我却意识到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工具,对我们的帮助有多么巨大。”
无论作为掘壕工具,还是近战武器,铲子的作用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不断上升,一些专门设计的军用铁锹也出现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装备由一名丹麦工程师设计,并以他的名字被称为“林德曼铲(Linnemannske Spade)”,在俄罗斯帝国和后来的苏联,它也被称为“MPL-50”,这是因为它的总长度有50厘米。这一尺寸当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为的是在便于携带和便于挖掘之间取得平衡。
一支现代版的林德曼铲
“林德曼铲”简单实用的设计,让它在欧洲大陆很受欢迎,继丹麦军队首先装备后,在接下来的10年内,它的主顾数量持续上升,包括了当时欧洲大陆的许多军事强权,如奥地利帝国、德国和沙皇俄国。这些铁锹的作用在一战期间得到了证明。尤其是当1914年秋季,随着德军在西线的进攻陷入强弩之末时,他们之所以能在协约国的反击下坚守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普遍装备的铁锹。在有危险时,他们可以就地修建工事,甚至用几个小时就建造出一大片散兵坑。此时,除了重炮轰击之外,英法联军拿他们几乎无可奈何。
这也导致了一个局面,当英法联军闯入德军阵地时,由于无法对付藏在堑壕中的敌人,他们经常陷入手足无措。一名英国士兵回忆道:“正如我担心的那样,我们无法发现敌人究竟藏在哪里,并经常陷入漫无目的的搜索,而在此期间我们就像是旷野上的靶子。”
虽然英军和法军都有类似的掘壕工具,但它们在普及程度上远不及德军,为了亡羊补牢,军方向工厂订购了大量的便携式铁铲,同时,它们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改良。总的来说,这些军用铲更为轻便和坚固,可以满足前线的高强度使用,也更方便士兵们将其作为一种杀人武器。
复原的一战堑壕一景,左侧就是铁锹
随着一条条堑壕在前线不断延伸,战争的形态也出现了新变化,虽然一战中最常见的景象是炮击和机枪扫射,但当士兵们攻入对方阵地时,他们就将进入另一种作战环境:此时他们实际是陷入了在迷宫一样的堑壕网络中,交战的距离从几百米下降到了几米:在这种情况下,士兵们又回归了传统,抄起了一切能利用的冷兵器。
这些冷兵器五花八门,《战地1》的玩家们对此不会陌生,但其中最常用的是刺刀和工兵铲,而这两种武器又各有优劣,安装在刺刀上的步枪更长,这赋予了它一定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用刺刀进行刺杀对体力的要求相对有限。但工兵铲更短,更适合在狭窄的区域挥舞,与刺刀相比,使用它不需要太多专门的训练。总之,两者作为武器实际是彼此互补的,这一点也提升了工兵铲的战场地位。在一些国家,人们更是开始考虑改良铲子,试图赋予它们更多的功能,甚至令其成为一种改变战争形态的武器。
《战地1》中的军用铲介绍
其中的佼佼者莫过于“麦克亚当军用铲(MacAdam Shovel)”,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可以被视为后来各种多用途铲的雏形。这种军用铲的设计最初由加拿大人率先提出,至于灵感可以追溯到瑞士陆军使用的一种类似装备上。这种军用铁锹不仅是一种工具、一种近战武器,还能够在前线为士兵们充当临时掩体。它的铲面有大约22厘米宽,25厘米高,基本可以遮蔽住一个成年男子的头部和半个肩膀。同时,在铲面的左侧有一个8.5*7厘米的开口,让铁锹的携带者可以以铲面为掩护,从开口向敌人射击。同时,只要使用者旋转锹柄,就可以利用倒刺轻松将铁锹插入土里——这样一来,士兵便获得了一个能随身携带的钢铁掩体。
“麦克亚当军用铲”的实物
然而,前线士兵很快发现,这种铁锹在掘壕时很不方便——更尴尬的是,它的防弹能力非常有限,只能挡住手枪在中远距离上的射击。“麦克亚当军用铲”注定只是昙花一现,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给了后来的多用途工兵铲以设计上的启示。
在训练场上,以“麦克亚当军用铲”为掩体射击的士兵
虽然“麦克亚当军用铲”失败了,然而,普通的军用工兵铲确实改变了战争。各国军队开发出了教学手册,介绍了用工兵铲展开白刃战的技巧,同时,士官们还鼓励士兵,一定要把铲子磨得更锋利些,这样才能用它更为高效地杀人。工兵铲还进入了士兵们的术语。在前线,经常有这样的说法,比如“把壕沟挖到6个工兵铲的深度”,或是“在树旁1铲外的地方有敌人”。另外,士兵们还用它们砍伐树木、切削面包,甚至充当临时的炊具——因为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士兵的负重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减轻行军负担,他们宁愿用更重要的工兵铲替代另一些冗余的随身装备——同时,后勤人员也意识到了这种趋向,在二战前,工兵铲变得更加实用和便携。
折叠式设计的德国工兵铲
其中一个重大的改进,是军用工兵铲普遍采用了折叠式设计,这极大方便了携带。走在最前面的是德国军队,在1938年时,他们便新设计折叠式工兵铲大量装备部队,而它们又成了后来多用途工兵铲的先驱。而英国陆军则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设计,这种工兵铲的一头是铁锹锹面,另一头是镐头,而在中间的圆孔内还可以插入一个长木柄,在木柄的尽头有一个刺刀固定装置,士兵们在近战中可以用它突刺,或是作为身陷雷区时的排雷工具。
二战期间的英式工兵铲
当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兵铲最为著名的用途是充当武器,在诺曼底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双方都使用工兵铲进行搏杀,另外,由于材质的变化,以及边缘被设计得更为锋利,工兵铲完全可以切断肌肉和骨骼,造成大面积的开放性创伤,这对伤者来说是极为可怕的折磨。另外,如前所述,它们在近战中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甚至可以通过特殊的技巧使用步枪刺刀的敌军,在苏军中,就有一人使用工兵铲在近战中击杀10名敌人的事例出现。
绘画:使用工兵铲与德军搏斗的苏联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兵铲逐渐从军队流向了民间。尤其是在1970年代之后,堑壕已经很难再像过去一样,能对来势汹汹的机械化大军形成阻碍。同时,战争的经验证明,在基地周围展开机动巡逻,要远比让全体士兵驻守在堑壕中效率更高,这实际也标志着堑壕战的历史已几乎走向终结。
另外,在现代化军队中,即便有大规模挖掘堑壕的需要,这项工作也通常会由军用推土机和工程车代劳,事实上,它们一小时挖掘的土方,完全可以超过数百人一天的工作量,此时,士兵们所做的仅仅是对堑壕进行一定的修整——无论如何,工兵铲在现代战争中都已不再是一种必需的装备。
1966年,北越河内的女学生正练习挖掘临时掩体,但在现代化军队中,这些任务正逐渐由工程机械代劳
但另一方面,在今天,依旧有军队像《战地1》和《孤岛惊魂5》一样,将铁锹当成了一种重要的防身手段。而且他们的名字众人皆知——这就是俄国的“阿尔法小组”,或者说“Spetsnaz”。虽然这些特种战士从来不需要挖掘堑壕,甚至不会被用于执行任何防守任务,相反,他们经常孤军深入最危险的战区,神出鬼没地袭击敌人。即使有着最先进的武器和战术,但他们依旧恪守着苏联时代的传统:每个人都携带一把便携式的铁锹。
对模拟人偶进行的威力测试,可以看到工兵铲在人偶腹部制造了可观的破坏
在“阿尔法小组”手中,铁锹是一种可怕的无声武器,每个成员都会接受专门的铁锹使用训练,其中第一项训练是用铁锹砍断酒瓶的瓶颈,同时还要保持瓶身的完整,这是为了训练成员在近战中精准而猛烈地发力。另一项训练则更为骇人,新队员将被迫和一只疯狗关在一间屋子里,他手头没有其它武器,只有一把铁锹。而训练的最后一项是投掷铁锹的技巧,由于铁锹的重量更大,而且还有一根长32厘米的手柄,这使得它在飞行途中旋转时,会产生比匕首更高的精度和冲击力。如果命中头部,它会直接击碎脑壳,并产生一道惊人的破口——当然,请不要在公共场合对此进行检验,因为它可能让你伤及无辜、触犯法律,相较之下,我还是建议你去花一笔小钱,好好体验一下《孤岛惊魂5》。
专栏征稿——点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