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向网络暴力说不

□平波台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也是我国首部针对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专门性立法,将为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有序、文明守信的网络生态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信息时代,亿万民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不容恶意侵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可以说,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聆听更丰富的声音、欣赏更精彩的画面、享受更多元的表达。但同时,网络的匿名性、无界限使得部分网友没有了身份约束,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对个人集中发布含有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煽动仇恨、威逼胁迫、侵犯隐私,以及影响身心健康的指责嘲讽、贬低歧视等内容,更有甚者利用其从事组织诱导“人肉搜索”“开盒挂人”等违法行为,形成网络黑灰产业,不仅污染网络风气,而且给当事人带来多方面侵害。可以说,治理网络暴力、保障网民合法权益、守护共有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互联网治理的重要课题。

侮辱性强、伤害性大,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刻不容缓。近年来,网络暴力违法犯罪多发频发,致使部分当事人“社会性死亡”,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和恶劣社会影响。从浙江女子取快递时被造谣,到成都女孩流调信息公开后被“人肉”,再到寻亲少年网络上被中伤、因染粉红色头发被网暴,一个个鲜活案例的背后,是个别网民“键对键”时挑拨是非、恶意中伤,给当事人和家人带来的却是“实打实”的侮辱中伤,甚至出现精神失常、选择自杀。血淋淋的教训,警醒着人们: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刻不容缓!任由网络暴力蔓延、泛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只有利剑出鞘、重拳出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才能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守护共有精神家园。

以法之名,开启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崭新篇章。近年来,针对网络暴力破坏网络生态、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安全的问题,各级网信、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清朗·网络戾气整治”等专项行动,处理、处置一批不当言论和违规账号。与此同时,网络暴力形式复杂多变、手段隐蔽性增强,治理不可能“一劳永逸”,须建章立制、久久为功。此次出台《规定》,吸收“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有效经验和做法,将网络暴力预警预防、网络暴力信息传播扩散防治等机制上升为规章制度,从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预防预警机制、规范网络暴力信息和账号处置、强化用户权益保护、加强监督管理、明确法律责任等方面,为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提供有力支撑。《规定》的发布也开启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法治化新篇章,对于全方位促进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具有重要引导和保障意义。

热门相关:寻情仙使   纨绔毒医   大唐第一世家   信息全知者   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