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鸟“普查”,德国人坚持了13年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昭 东
每年1月,德国自然保护联盟都会动员民众参加“冬季鸟类一小时”活动,在公园或自家花园中统计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这也被民众称之为德国的冬鸟“普查”。
柏林退休工程师弗兰克是一个资深鸟类爱好者。在他家的花园里,有一个他亲手制作的自动喂鸟器。平时,他总会在上面放些鸟食,鸟儿们每天都会前来品尝美食,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似乎在向弗兰克表示感谢。
从2011年首届“冬季鸟类一小时”活动开始,弗兰克和众多鸟类爱好者就一次不落地积极参与。许多人还全家出动,带领孩子们从小观察鸟类活动。弗兰克告诉《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按照规则,他们在每年1月的任一小时内在自家阳台、花园或是公园中观察鸟的种类和数量。之后,他们通过网上填表、邮件、电话等方式申报数鸟结果。活动看似简单,但对爱鸟者来说,却如同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研究活动。在观察前,德国自然保护联盟会在官网公布当年的鸟类照片库。各地爱鸟组织也会公布当地一些新出现的鸟类,让爱鸟者先熟悉它们的情况。弗兰克在中学就读的孙儿本尼对记者说,“冬季鸟类一小时”活动很有意思,让自己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大自然并了解当地物种。
德国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鸟类爱好者发现了 160 多种鸟类,并记录了约230万只鸟类。今年预计会有更好的结果。麻雀、蓝山雀和大山雀预计将再次成为被观察到最多的鸟类。德国各地还出现更多来自北欧和东欧的“入侵鸟类”,如红腹灰雀、长尾山雀、太平鸟、荆棘鸟等,有的或因食物短缺而离开家园,长途跋涉来到德国。而蓝山雀等鸟类正在减少,原因除了疾病,还与受到杀虫剂和气候危机等影响有关。柏林鸟类保护志愿者斯特凡妮对记者说,尽管数鸟活动不会产生硬性研究数据,也无法提供有关本地物种存在的可靠信息,但她还是认为活动意义非常重大,可以帮助自然保护部门统计分析德国冬季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并为之制定对策。而鸟类的多少还被认为与当地的幸福指数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