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农村老奶奶,大字不识,却花6000万建了一座“瓷宫”

2011年,江西浮梁,81岁大字不识几个的余二妹,抡起大锤砸烂了80吨瓷片,倾家荡产6000多万,隐居深山5年,建造梦中的“瓷都”。没想到,她竟梦想成真了,然而,她却把辛苦打造的“瓷都”无偿送给了国家。

“疯人”余二妹,为什么在这个年纪,放着舒服的日子不过,一意孤行,甚至不惧众叛亲离,做这些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余二妹,1930年出生,因为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和舅舅学做瓷器谋生了。

余二妹肯吃苦,很快就掌握了从陶泥到画坯再到陶瓷的各项工艺。后来,她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和红光瓷厂工作过,制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创作的巨型陶碗《九龙闹海》曾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日本知名瓷板画大 师田本一郎从专程前来拜师学艺。

后来,余二妹主动“下岗”,在景德镇梁县建厂,开起了自己的柴窑和陶瓷厂,率先恢复了古法柴窑工艺,产品远销到国外,供不应求。

平日里她做瓷,遇到自己心仪的陶瓷,她也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几十年下来,她收藏的瓷器作品竟然有60000件!

一次,她到天津出差,无意间看到一座法式老洋楼改造的“瓷都”相当奢华壮观。她突然心头一震,愣在那里,陷入沉思:瓷都景德镇可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啊,竟然连一个像这样的“瓷都”都没有!

于是,做了一辈子瓷,爱了一辈子瓷的余二妹,暗下决心,在她有生之年建一座景德镇的瓷宫。

办了几十年瓷厂加上收藏品和老宅拆 迁,余二妹手里大概有2000万的积蓄。但是建造“瓷都”按照她设想去做,她咨询了下专 业人士,没6000万根本完不成。

这一年,余二妹已经80岁了,一来这个年纪精力不比年轻人,万一搭上了命咋办?

二来建一个“瓷都”投入资金不够,从哪里筹集资金?家人全都反对,可余二妹是个“犟种”,她认定的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说干就干,她一个人跑到山里考察,zui终选址在新平村。为了打造“瓷都”,她花了200万,租下了50亩地,然后,她搬进了深山里不通电不通水的茅草棚里。

那一年,工地不通水电,她只好走到村子里打水洗漱,生火做饭。

为了省钱,她按照永定土楼的设计做参考,自己设计,她把自己珍藏了一辈子的6万件瓷器和厂里的原材料用光,家人气得和她断绝关系,周围的亲戚朋友也不理解,土埋半截的人了,图个啥呢?!

其实,余二妹收藏的那60000件瓷器,一直就陆续有人来买,甚至有人出价到2000多万,她都断然拒绝,她说“这些都是我留着做陶瓷博物馆的,这是我多年的心愿。”

然而,即使她亲囊而出,资金还是不够。后来,她不得已变卖金银首饰,还把母亲留给她的房子给卖了。

资金还是不够,她又舔着脸去找亲戚朋友借,打造“瓷都”的工程总算可以做下去。

余二妹的所有财产只有一件破旧不堪的危房。现在她住在深山里,一间屋里除了自己砌的简易灶台就是一个睡觉的床。

她穿着几块钱一件的衣服,经常一袋泡面就是一顿饭。就这样,她在山里的毛坯房住了5年!

那几年的春节,她因为众叛亲离,一个人孤零零地过,没有鞭炮,没有笑声,更没有亲情。

这些还不算什么,建造“瓷都”期间,相关领导还三番五次找到她,要她拆掉瓷宫,恢复原样。

余二妹不是“超人”,有段时间她实在坚持不住了,晚上躺在床上,偷偷抹眼泪,心里开始动摇了,80多岁了,这样做值得吗?

然而,骨子里不服输的劲让她停不下来,第2天一早,她又早早地去工地和工人们干活了。

5年不懈的坚持,一座别具一格的圆形瓷宫终于在新平村的山头上拔地而起。“太不可思议了!太壮观了!”村民们啧啧称奇,光看外观就让人瞠目结舌了。

很多人慕名而来,进入这座瓷宫,仿佛走进了陶瓷博物馆。这座瓷宫共计1200平方米,三层,里面镶嵌了6万件瓷器和80吨的碎瓷片。这些作品里不乏精品和孤品。

余二妹除了用陶瓷做装饰外,还请人绘制了四大名著,还做了译文。她还绘制了“丝绸之路”的陶瓷图案,记录中国的发展。

眼看着到了可以疯狂收钱的日子,余二妹却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瓷都的开 放权交给国家。

2016年10月1日,瓷都正式对外开 放,11月3日被评为国家2Aji景区。

看着从全世界各地,络绎不绝前来参观的游客,余二妹开心地流着泪说:“我的心愿实现了,死而无憾了!以后我老了,就把我埋在这座山上,守着它们。”

如今,余二妹的家人已经和她和解,她还坚持要住在“瓷都”旁边。因为在这座“瓷都”的不远处,第2座“瓷宫”还在建造中,她的梦还没结束......

大多数人生活,是为了享乐,为自己而活。而88岁的余二妹,为了自己心中的梦想,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纪念,为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拼劲全力,没花国家一分钱!为大家而活。

余二妹能在亲情,钱财面前,选择默默坚守,孤独去完成这件事,然后又交给国家,着实大爱!她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