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读书日”专访聂震宁:提倡读科普书,数智化时代人越要发展阅读力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安绮】春天里,走进有着悠久革命历史传统的山西吕梁柳林县,滁州小学里阅读无处不在。四层的教学楼,每一层的走廊中都设有一个阅读区,学生们可以自由地从书架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坐在凳子上、甚至地毯上阅读。

在江苏省江阴市有一间“香山书屋”,从书店发展为二十多所面向大众公益开放的“城市书房”。这里不仅免费提供图书阅览、茶水服务,读者还可以用自己的读后感来换杯咖啡。怀揣着“让一座城市,变一间书房”的美好构想,“香山书屋”还带动了数千名志愿者投身到当地书香城市的建设中,将阅读的氛围融入城市生活。

这是著名出版家、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眼中,“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众多可喜变化中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2007年,聂震宁作为第一提案人联合了30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在全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建议》。“当时,政协委员们一边在提案上签字,一边都说‘这太重要了,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聂震宁回忆道。如今,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人们对阅读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阅读空间的变化更是一个突出的现象,我们的阅读环境更好了!”他十分感慨。

多年来,我国全民阅读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尤其十八大以来,‘全民阅读’已经连续十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具体表述上,从‘倡导’到‘深入推进’,这足以看出‘全民阅读’已经被党和政府作为一项发展国策来高度重视。”聂震宁动情地讲述,在政府与全社会的合力下,全民阅读意识和阅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阅读正在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个社区书屋的建设让阅读更加便捷,书屋里的人气也更旺,书香城市的建设也由此得到更好地实现。”

在今天,我们为什么不断地提倡读书?聂震宁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确定4月23号为“世界读书日”,并发表宣言把读书的意义讲得特别透彻:我们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

尽管读书是一个静水流深的过程,需要人们自觉地去阅读,通过个人探索去体验书中的美好,但聂震宁也认为,创造好的阅读环境,发行开卷有益的良书,和传授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对于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和实现更好地阅读效果都有着深刻地影响,尤其对于人们建立起阅读的使命感、责任感至关重要。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到来的日子,环球网文化频道记者对聂震宁进行了深度专访,分享他一直持续、不遗余力地推广“全民阅读”的心得感受,并就“我为什么要读书?”“该读什么书?”“有哪些读书方法?”等当下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读。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聂震宁回答,中国优秀传统中历来重视阅读,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出自欧阳修),阅读是人的最高权利,也最基本的权利。在他看来,“有了阅读才有了现代的人、人类才有了阅历。”

聂震宁总结过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即读以致知、读以致用、读以修为和读以致乐。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第一天性”,求知欲是人类最重要的阅读原动力。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是孔子讲自己为求知而“读以致知”。人们也常会提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特别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社会,面对世界不断发生的新事物,不少人可能会有知识的恐慌,甚至思想的恐慌,因此“读以致用”也相当重要。苏轼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好的修养。北宋黄庭坚曾写过“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古人读书常常是和“读以修为”联系在一起的。

“读以致乐”,则是指通过阅读感到快乐,因为读到很好的书而感到开心。聂震宁曾经写过一本《舍不得读完的书》,源自亲历的读书感受,“因为有些书你太喜欢了,到快读完时,会感到舍不得,所以慢慢读吧。”

“读书读到妙处总是会有乐趣的。”聂震宁认为,如果你感受不到其中的乐趣,那可能是你读得太少了,或者是读得太快、没有读懂,没有会意。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以致乐是阅读最重要的收获,也是阅读的至高境界。“有了读以致乐这样一种阅读追求,也会让我们的阅读更自觉。”聂震宁道。

提倡全面性阅读,建议多读科普书

随着长期以来“全民阅读”活动的不断开展深入人心,阅读已不断融入生活、浸润校园。但在聂震宁看来,人们在阅读认知和阅读习惯上还存在着一定误区。

“千万不要认为‘全民阅读’就只是读名著读文学书,或者阅读后只训练孩子们写作文。科普类书籍也特别需要阅读。”聂震宁提醒道,我们生活在的一个数字化、智能化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但在国人的阅读书目中,科普类图书一直不太受重视。“尽管这十多年来业内不断地推荐各种科普书,但人们还没有形成科普阅读的习惯,长此以往可能表现在国人的科学素养不太足够。”他担忧道。

在今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里面提到了跨学科阅读。聂震宁表示,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除了语文,数理化、史地生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得到充分阅读。他同时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为实现这一目标,也需要让更多的人对科学的问题感兴趣、有更好的科学素养,从而培养出更多科学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普阅读意义重大。

去年8月,世界著名数学家邱成桐先生在演讲中说,“如果青少年能够喜欢阅读数学史和数学家的人物传记,将对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这对聂震宁有很大启发,“事实上,我们的古籍里还有古代的算经,如果中国传统科技史、世界科技人才传记等作品能被孩子们阅读,将对青少年科普素养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

此外,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里也强调了全面性阅读。1999年,聂震宁曾开创性地引进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出版业带来一个新气象,由此之后各种国外的儿童读物才开始纷纷引入中国。聂震宁告诉环球网文化记者,当年对这部作品仔细研究后,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引进版权的判断是:“除了英文版以外,这本书还在35个国家有文字翻译版,在多个发达国家都是备受儿童喜爱的畅销书。我想我们中国的儿童不能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也不应该读不到这本书。”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跟世界是相关联的。这其中的文化交流也应该是开放式。所以‘全民阅读’也是开放式的,而不是封闭式的。”聂震宁强调,世界优秀文化著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及当代新创作的优秀文化作品,都应该被人们得到很好的阅读。跨学科、全面性的阅读将不断拓展国人的视野,帮助大家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类,滋养每个人的心灵成长。

向古人学习读书方法,推崇诵读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聂震宁谈到,读书与学习分不开,每个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指读书后需要不断地温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求读书后要勤于思考。“诺于言而敏于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更强调学习与践行的关系。

陶渊明则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喜爱博览群书,但不必每一本书都要研究。可一旦会意了书中的精妙之处,他会感到很快乐。

朱熹总结过六则读书方法,后人称之为“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他主张读书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随意乱读。应该逐步的去看书,要好好熟读,也要深入思考。

曾国藩读书不仅特别勤奋有恒心,还会做“小抄”。聂震宁解释:“’小抄’就是做笔记,我特别建议大家都做阅读笔记。”

“读书除了视觉,也可以有听觉。”聂震宁主张大家要多多诵读,因为在诵读的过程中,书本上的语句可能就带有了感情,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书的内容。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诵读的魅力。

据聂震宁分析,在古代,无论是孔子讲学,或者苏格拉底教授学生,都是由老师拿着一册竹简或书本,读给学生听,然后再讲解。因为那时的书籍的造价极其高昂,是少有的。有资料记载,古希腊的图书馆里人声鼎沸,因为大家是真正地在读书,也有很多人在听讲学。正因为此,诵读给人类留下了很深的原始记忆,也是自然而然的阅读选择,所以聂震宁特别推荐在全民阅读推广中多多开展一些诵读活动。

此外,聂震宁提到,在校园中开展阅读课相当重要,“如果阅读本身是一门学科,就应该有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丰富他们阅读的体验,提高阅读力。”2017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第五次会议上,他曾提出《关于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阅读课的建议》的提案,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进入新时代以来,他也欣喜地看到很多中小学在教育教学中正不断强化阅读教学,有的乡村小学都会在每周开展一次阅读课。现在,他也建议要加强中小学教师的阅读课教学培训,需要有更多老师能够传授速读、精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能够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科技越发展,人越要保持阅读的能力

“读文字,事实上是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聂震宁看来,无论是看一部电影、刷一个短视频,其实都能够得到一种文化娱乐的享受,甚至它们里面也会有知识的传播,实际上都是不同的内容传播形式。但在这些不同的传播形式中,书本和文字阅读又是无可替代的。

人们常说读莎士比亚,“一千个观众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旦看到了演出影像,“哈姆雷特”往往就会固化为某一个人的形象。所以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一生竭力拒绝《百年孤独》改编电影,他曾告诉记者,不希望让自己书中的主人公固化起来。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电影、动漫、短视频的成像形式是直接呈现,这就使青少年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训练机会——通过文字阅读,获得想象、联想和创新的机会。”聂震宁强调。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应用型新事物被创造出来,人们对于数字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聂震宁认为,越是数字智能化时代越是需要人掌握好自己的主体价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在今天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拥有自身确定的一种知识体系、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才能在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理性判断,面对各种知识传播的变化都不至于手忙脚乱,也不至于迷失方向。”

“全民阅读,是保护每个人的文化权利,也倡导大家来体验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希望每一个人爱上阅读,最好能使我们的社会处处有书香,人人都有书卷气。”聂震宁说。他推荐大家可以去阅读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的《书之蜜语》和朱永新教授的《我的阅读观》,从中会得到很多阅读方法和阅读思考的启发。在本次采访的最后,聂震宁也为全国的青少年朋友们在这个“世界读书日”送上寄语: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博学多才,健康成长!(完)

热门相关:空中浩劫 第十五季   子不语:夜行郎   我向斐少撒个娇   大唐杨国舅   公子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