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圈以南》背后的故事(下):纷杂声音中的故事

《极圈以南》背后的故事(上):南极探索的英雄时代

文学作品经常会通过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来让读者对故事发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能有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借助于次要人物的言行举止,在对剧情补充说明的同时,也依托自己的性格特征来反衬主角,让其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

在《极圈之南》中,担任这个任务的是和男女主角各自关系都非常紧密的“教授”与“莫莉”这两个人物,整部游戏给予了两人不少的出场机会,而对他们的描述也恰到好处,很自然地将“剑桥五杰”和“核裁军运动”两个历史事件添加到了整个剧情中,让游戏的历史感变得更为厚重。

游戏所想要表述的“意识价值上的矛盾”以及“剧情冲突的推动”也是假借两人来完成。尽管“教授”和“莫莉”并没有过面对面的“对手戏”,但他们所代表的右翼保守主义和左翼社会主义通过对主角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在故事中不断地交锋。从某种程度上说,整部游戏是将这种大的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最后缩小到了“彼得”和“克拉拉”两个人身上,完成了一种从集体意识到个体命运的升华。

在上一篇和大家聊完有关“南极探索和主权伸张”这个话题后,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关于游戏内具体人物形象所延伸出来的历史故事,包括和“克拉拉”有关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教授”耿耿于怀的“剑桥五杰”、以及“莫莉”参与的“英国核裁军运动”。

1、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从1792年,“女性主义先驱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世界妇女理性自醒的开篇之作”《为女权辩护》算起,女性争取独立和平权已经过去了200多年;然而直到今天,女性在职场中遭受不同待遇的事情依旧时有发生。时间回到1963年,“克拉拉”因为“女性学者身份”而遭受学术打压这类事情,就更屡见不鲜。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但这并不代表,女性在平权方面的诸多努力没有起到应有效果,相反正是因为她们坚持不懈的抗争,女性才摆脱了作为男性附属的身份,可以自由参与公共事务,自由支配财产和收入。而合法的参政议政,是女性拥有独立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标志。在英国,女性们进行了漫长的斗争才获得了这一权力,也正是这一权利的实现,女性群体才能通过法律武器,逐步获取和稳固了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

“福西特夫人”

19世纪,伴随着英国工人阶级为获得普选权而发起的宪章运动,越来越多的英国妇女开始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并且开始清醒地意识到“选举权”对于女性的重要。1867年英国第二次议会改革后,妇女们希望通过游说议会中支持女性的男性议员来争取提案的机会,并借助集会和巡回演讲来向议会施压,比如著名的女权运动领袖福西特夫人就在1871年进行了全国巡回演讲。这种“温和的”宪政运动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时任首相格拉斯顿的反对,在1884年新一轮的议会改革中,关于女性选举权的修正案并没有获得通过。

1884年的议会改革虽然并没有实现妇女们的夙愿,却极大地促进了妇女组织的团结,1897年10月14日,由17个当时最大的妇女选举组织联合的“妇女参政会全国同盟(NUWSS)”正式成立,同盟的成立让妇女选举权的宣传工作得到了更好的统一,也进一步提升了女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度。可惜的是,女性选举权在议会层面依旧是边缘性议题。

“艾米琳·潘克赫斯特”

通过“宪政”解决女性选举问题进度的缓慢,直接造成了另一股新兴力量登上了舞台。1903年10月10日,艾米琳·潘克赫斯特成立了“妇女社会政治同盟(WSPU)”,期望通过更为激烈的手段来实现参政这一目标。从1906年开始,WSPU组织了一系列的示威游行活动,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成员被捕,1908年,潘克赫斯特因带头到英国首相面前抗议请愿而被判6个星期的监禁。

1907年2月9日举行的“泥泞游行”

WSPU的示威游行,博得了整个英国社会对女性要求选举权这一问题的关注,作为盟友NUWSS也在福西特夫人的带领下,于1907年组织3000多名妇女展开了名为“泥浆游行”的示威活动来声援WSPU。妇女们的激烈行动也终于引起了议会的重视,1910年,以利顿爵士为首的协调委员会向议会提交了《协调法案》,但同样受阻于首相的阻挠没有通过,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甚至宣称:“由女性参选的政府做出的决定会缺乏事实和道德上的权威” 。

纵火损毁的住宅

面对首相的蔑视,愤怒的WSPU在潘克赫斯特夫人“行胜于言”的带领下,开始了更为激进的抗议活动,1910年11月18日,300余名妇女在英国议会门口抗议时与值班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最后造成了2名女性丧生,115名女性入狱,这一惨剧也让抗议升级成了炸弹、纵火式的恐怖袭击,甚至还计划对阿斯奎斯进行暗杀。

残酷的“鼻饲”喂养方式

面对女性越来越极端的抗议方式,英国政府的回应也同样野蛮粗暴,警察突袭WSPU总部,逮捕了全体工作人员及领导人。而在处理被捕的极端女权主义绝食抗议这件事上,英国政府做出了更耸人听闻的举动,监狱采用强制性“鼻饲”喂食的方式来防止犯人饿死。这一酷刑引起了整个社会一片哗然,英国议会为此紧急通过了《猫鼠法案》,来让身体太差的绝食妇女可以先被释放,待身体健康恢复后再继续服刑。双方的暴力对抗在1913年6月4日达到了最顶峰,在叶森德比赛马会上,艾米丽·威尔丁·戴维森冲入赛场,想要拦截国王乔治五世的马,最后惨死于马蹄之下。

艾米丽·威尔丁·戴维森自戕于马蹄之下

极端女权的激进行为严重危害到了英国的社会稳定,而自由党政府的暴力镇压也同样让女性对英国政府丧失了信心,就在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之际,英国在1914年8月卷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中。为了团结一致取得战争的胜利,双方互相达成了谅解,“WSPU”停止所有暴力活动,政府则答应释放因暴力抗议而被关押的妇女。

2015年的英国电影《女性参政论者》

一战爆发后,因为大量男性走上战场为国作战,英国社会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这给女性提供了一个进入到原本只属于男性工作领域范围的机会。她们的出色表现和对国家经济的支持,改变了社会精英群体对于女性的固有偏见,伴随着1916年12月阿斯奎斯的下台。1918年一战结束后,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1918年人民代表法》,规定了30岁及以上的妇女,在资产满足条件下可获得选举权,1928年《男女选举平等法》的出台,将女性选民的年龄限制放宽到了和男性相同的21岁。

至此,英国女性通过她们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普选平等,也得益于她们的坚持,后来的英国政坛才出现了如:撒切尔夫人、特蕾莎·梅这样精彩艳艳的女性政治家。

2、剑桥五杰

 
提到“剑桥五杰”,就不得不提在上一段内容中出现的英国首相阿斯奎斯,因为大名鼎鼎军情六处(MI6)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改组而成。作为情报界的鼻祖,军情六处对于其人员的挑选,一直比较喜欢选用出身和背景都比较好的“绅士”作为他们的一份子。所以,剑桥和牛津这两所英国著名学府培养的学生,无疑成为了英国情报机构最喜欢招募的对象。

“剑桥五杰”

但在这些英国未来的精英们中也不乏仇恨法西斯主义,而将共产主义视为拯救全人类希望的左翼青年学者,金·菲尔比就是其中之一。受莫里斯·多布的影响,金·菲尔比这位三一学院的高材生在离开剑桥毕业的最后一年,决定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1934年,参与奥地利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菲尔比回到了英国,此时他已和身为NKVD(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工的爱丽丝·弗里德曼结为夫妻。在妻子的引荐下,6月菲尔比被间谍大师多伊齐招募为苏联间谍。

麦克莱恩和伯吉斯

加入苏联情报部门后,菲尔比对自己在剑桥的左翼同窗进行了考察,很快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间谍情报网,12月在多伊奇考察过后,唐纳德·麦克莱恩和盖伊·伯吉斯就加入到了这个间谍小组中。

布朗特和克恩克罗斯

在“剑桥五杰”当中,社会地位最高的要数安东尼·布朗特,这位儒雅随和的英国艺术史教授,不仅拥有骑士爵位,还担任英国王室艺术品管理员,他和伊丽莎白二世也有着很不错的私人关系。这么一位看起来彬彬有礼的英国贵族,受自己同性恋人伯吉斯的影响下,在1937年成为了苏联间谍,并且将自己的学生约翰·克恩克罗斯也吸纳了进来。

影响二战进程的“恩尼格码”

这五位身居英国外交和情报界高位的英伦绅士,在二战和冷战期间为苏联传递了大量的关键情报,也让英国情报系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二战期间在军情五处任职的布朗特,依靠其军情五处副总干事私人助理的身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情报;在布莱切利公园(二战期间密码破译中心)参与恩尼格玛密码破译的克恩克罗斯将这些解密信息传递给苏联,对库尔斯克战役获胜起到了重要作用;外交部门工作的麦克莱恩,在1944年被任命为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一等秘书,泄露了大量关于原子弹研制计划的信息;菲尔比除了传递了大量有用的消息,更是在1944年担任了军情六处为了针对苏联间谍成立的第九科负责人,而伯恩斯同样也是军情六处的一员。

丘吉尔著名的“铁幕演说”

1945年苏联间谍古琴科叛逃,成为了冷战开启的导火索。为了打击在欧洲和美国日益猖獗的苏联间谍,美英两国情报机构合作开始了一项截获和破译苏联情报的“维若娜”计划,正是这项计划让潜藏在英国情报机构中的“剑桥五杰”浮出了水面。

首先被发现的是麦克莱恩,美国情报部门在苏联驻纽约总领馆克格勃站发送的多条信息中发现了一名代号为“荷马”的间谍,经过分析他们怀疑“荷马”很可能就是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一等秘书麦克莱恩。菲尔比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失措,因为维若娜的材料过于机密无法在法庭上使用,军情五处还需要时间去收集更多的证据,所以他还有时间让伯吉斯通知麦克莱恩逃亡莫斯科。很快,两人在菲尔比上线尤里·莫丁的安排下,双双叛逃。

克格勃担心两人的叛逃会对菲尔比小组造成更大的打击,于是命令布朗特潜入伯吉斯的公寓销毁证据,但布朗特却遗漏了一组记录白厅机密的未署名笔记,这些笔记的作者正是克恩克罗斯。

金·菲尔比

三人的陆续暴露,将与他们关系紧密的菲尔比也牵扯了进来,不过凭借自己的能言善辩,最后虽然被革职审查,但还是暂时逃过了一劫。1962年在苏联情报高级人员乔治·布莱克被捕后,菲尔比被确认为苏联情报人员。狡猾如狐的菲尔比,随即在贝鲁特失踪,并成功逃往了莫斯科。

布朗特虽然没受到四人影响,但也在1963年因为举报而被军情五处查了出来,但鉴于其身份地位,直到1979年撒切尔夫人才曝光了他苏联间谍的身份。

在了解完“剑桥五杰”的故事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在游戏中,教授会对这五个人耿耿于怀了。一方面,无比看重剑桥荣誉的教授,愤怒于这五人的叛国让剑桥蒙羞;另一方面,则是无法接受同为精英阶层的他们,却转身投向共产主义事业这种行为。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对这段历史还有兴趣的同学,推荐可以看一下2011年上映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这部根据约翰·勒卡雷同名间谍小说改编的电影,就是用大名鼎鼎的“剑桥五杰”作为历史原型。

3、英国核裁军运动

 

游戏里的两个女性角色,我其实更欣赏“莫莉”,与“克拉拉”在面对学术打压时略显懦弱和充满幻想相比,“莫莉”身上的坚定与自信更符合现代人对于一个独立女性的认识,而从她踊跃参加核裁军运动,也更能体现出女性在政治意识上的觉醒。

英国的核裁军运动也与其国际地位的衰落密不可分。尽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最后都是战胜国,但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和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内经济,都让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霸主地位。

为了恢复曾经的荣光,英国人期望通过和美国人一样拥有核武器,来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1947年,英国政府开始独立研制核武器,在1950年成功试爆了第一个颗原子弹,并且在1957年试爆了第一颗氢弹,成为了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拥有热核技术的国家。但拥有了核武器却并没有提升英国人的安全感,美苏冷战下的核武器反而变成了整个世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且军备竞赛下的核武器研发也让英国的国防开支变得日益沉重。

因为这些原因,英国国内陆续出现了一批对继续研发、布置核武器持反对的态度的人,这其中包括了以伯特兰·罗素为代表的科学家、自由知识分子、英国新左派、以及工党左翼支持者。

奥尔德马斯顿游行

从1958年到1964年,英国各个反核和平组织组织了多场和平集会和示威活动,向英国政府传递他们政治诉求,比较有名的是奥尔德马斯顿游行:奥尔德马斯顿是英国原子弹研究基地所在地,1958年开始,每年的复活节,抗议者们从这里出发,向50英里外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尔加广场进发,1960年游行的最后一天,甚至在广场聚集了十万人。

罗素组织静坐活动

虽然最终目的都是削减核武器,但核裁军运动成员们的立场和出发点并不一致,“既有出于宗教信仰原因反对英国制造和拥有核武器的,也有像罗素一样出于人道主义而反核的”;在运动形式上,也分化出以“科林斯”为首的较为温和的游行,和以“罗素”为首的比较激进的静坐。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核裁军运动缺乏整体的指挥和行动纲领,在1964年工党赢得选举之后,核裁军运动也就慢慢的偃旗息鼓了。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二战结束后的英国是处在一个从思想到意识形态都比较纷杂的时期。《极圈以南》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巧妙地构建出一个能让这些特征鲜明角色充分发挥的舞台,并用这些历史线索让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好的剧情离不开人物的塑造,动人的情节也必须依靠环境的描写。不论是《极圈以南》游戏本身,还是我粗浅的补充,都希望让你能更加喜欢这个故事。

参考资料:

[1]高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D].内蒙古大学.2012

[2]范雨菲.英国妇女选举权在立法上的确立和发展[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

[3]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J].世界历史.2011

[4]Jessica Brain.Votes for Women[J/OL].HISTORIC UK.

[5]Women and the vote[J/OL].UK Parliament

[6]张宏.克格勃招募“剑桥五杰”侧记[J].南方论刊.2018

[7]Spies and Spymasters[J/OL].Spartacus educational

[8]A Spy Among Friends[]Ben Macintyre[M]

[9]王旭倩.英国核裁军运动的兴起(1955-1958)[D].天津师范大学

[10]熊伟民.1958-1964年的英国核裁军运动[J]世界历史.2005

热门相关:我有一个变异胃   文娱教父   太子入戏之后   文娱教父   太子入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