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评︱莫让“老年甜宠”变成“老年围猎”
短剧这把“火”,终于还是“烧”到了老年圈。最近,不少以老年人为主角的短剧轮番霸占热搜:《闪婚五十岁》《金榜题名之母凭子贵》《闪婚老伴是豪门》……老年人的婚姻、情感以及生活故事,成了当下短剧创作的“新流量密码”。
对许多老年人而言,退休生活往往伴随着社交圈的缩小和家庭关系的转变,造成情感落差。再加之很多老年人年轻时所扮演的就是“纯付出型”的父母角色,勤勤恳恳为家庭、为子女,很少关注“自我”,老了退休后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孤独空虚、不受重视、无所适从,需要一个载体去承载和释放。这些让老年人们“上头”的短剧创作者正是抓住这种痛点,以跌宕夸张的剧情和反差强烈的情感冲突,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了浅层次的情感共鸣和代偿,让他们仿佛在其中看到自己并投注情绪、安放情感。
近日,民政部官网发布了《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公报,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银发经济”风口正在迅速打开。不可否认,当“银发经济”遇上“短剧”,双重蓝海孵化出诸多可能,尤其是让全社会清晰看到了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们不一定都会成功,但我们一定都会变老。”每个人都会步入老年,我们必须关注老年人的多元需求。
可以说,短剧确实在一定层面上填补了老年人的情感空缺,然而我们也看到,随着老年短剧市场的迅速发展,一些乱象也逐渐浮现。比如部分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互联网知识不健全、网络消费辨别能力弱的特点,诱导其进行不必要的消费;还有的通过低价诱饵、默认续费等手段,侵害老年消费者的权益。揭开“老年甜宠”的虚假外衣,这些“老年围猎”行为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经济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乱象,首先是短视频创作者和制作方不应仅停留于“老年甜宠”的表面热闹,而应深入挖掘老年人群的多样性,贴近现实,创新内容,提供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其次平台和相关部门应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加强内容审核和消费提醒,确保老年观众能够安全、放心地“刷剧”;同时,子女家人也应尽可能多给予老年人关爱与陪伴,缓解他们的孤独情绪,并帮助他们提高网络素养,避免掉入消费陷阱,共同帮助老年群体创造一个清朗、安全的网络娱乐环境,享受幸福晚年。
(黄欢)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